近日,文化学者赵珩的新著《五十小物》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由赵珩家藏的书画碑帖、文房雅玩、亲友墨迹等五十件“小物”展开,细述各物背后的故事配资世家,兼及文史背景、工艺审美。沧桑“小物”折射出丰厚的历史与文化,乃至浓浓的人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叶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等人出席《五十小物》新书发布会配资世家。
“这是一本体例特殊的小书。它既不是文物画册,也非有关收藏的著述,而只是从我家保存的文献和实物中选取略有代表性的部分小物件,稍加梳理编辑而成的一些旧物展示。”作者赵珩出身世家,祖父世泽先生是收藏家,父亲守俨先生是古籍整理专家、“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赵家因为一些历史机缘,也有赖于一份“守藏”之心,而保留下一部分旧物。《五十小物》就是对这些旧物的摩挲与追忆。
展卷翻阅配资世家,一块砚台、一册碑帖、一座铜炉……它们是博物馆里的常见之物,却又与“展品”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砚池里还留有祖父用过的朱砂宿墨;碑帖曾由父亲随身携带至咸宁干校,又跟随他回到北京;铜炉曾是春节祭祀摆供之物,60年代后家里不再有祭祖仪式,但铜炉一直留存下来……“物”因为人的活动,而融为生活的一部分,仿佛它们也是活的,历经了沧桑。
对于熟悉作者赵珩的读者来说,阅读此书还有另一番趣味:一些曾在作者笔端出现过的名物,此番终于显出“庐山真面目”了。如董祖源山水册页,它是明代董其昌幼子董祖源留存后世的孤品,笔意恣纵潇洒,是研究董其昌技法与传承的重要资料。又如清代“松风画会”五人合作的一件水墨山水扇面,乔柯远岫、坡石秋树,旧时文社风雅跃然纸上。东里润色砚,经翁方纲、梁同书、张廷济三位名家之手合作而成,可称砚中逸品;让文物专家马宝山独有情钟的《郙阁颂》“校致攻坚”四字不损本,苍古之气几透纸背。
民间收藏使许多文献和文物得以保存。《五十小物》从尚存的小物件中撷取若干,其对文化承传的愿望体现出作者赵珩的用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彬)配资世家
正规配资网站提供安全配资平台配资炒股查询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