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曦梦)首次设立“绿色出海”专题板块、发布《绿色出海指南》、启动绿色出海咨询委员会筹建工作……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上,绿色出海成为热词。
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与鉴证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浪潮中聚宝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正迎来以ESG为核心的新机遇。通过主动对接国际ESG标准,中国企业不仅能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更能从政策、标准和技术等维度,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
刘国华表示,当前对中国企业而言,出海过程中重视ESG考量不仅是合规的必要选择,更是应对风险、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从必要性来看,欧盟、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已通过立法将ESG纳入监管框架,并设为准入条件。众多跨国巨头也将环境管理、碳减排目标等ESG标准纳入供应商管理,要求供应商在环境保护、碳减排、劳工权益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投向ESG相关指数表现良好的企业。随着国际规则陆续落地和供应链压力加速传导,若上游供应商无法满足其相关ESG要求或将面临订单转移风险。”刘国华说。
在刘国华看来,目前企业绿色出海过程中主要问题与难点包括:一是政策与法规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碳监管体系,企业合规成本高。二是绿色技术壁垒,海外市场对低碳产品要求高,中国企业技术储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ESG声誉风险,国际投资者和客户对ESG表现敏感,中国企业易因披露不足或“漂绿”质疑受挫。
刘国华建议,绿色出海企业要完善法规追踪与应对机制,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全面的碳中和相关政策动态跟踪机制与应对方案。利用绿色金融支持开发绿色技术,如利用国际绿色债券、转型金融等工具,降低低碳技术投资成本。同时聚宝盆,对标国际标准开展披露,遵循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等框架,提升ESG披露透明度。
正规配资网站提供安全配资平台配资炒股查询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